2012年7月2日 星期一

顯影──新聞攝影的路途風景


文/余志偉 (前台灣新聞攝影研究會理事長)



攝影是光的繪畫,而顯影是讓這幅畫浮現於世的必要過程。

台灣新聞攝影研究會成立七年多以來,一直在默默成長與耕耘,我們的一個主要目標就是希望讓社會大眾看到新聞攝影從業人員的專業與表現。不可否認的,我們身處在一個充斥影像語言的時代,然而奇妙的是我們並不關心這些影像,或說這些「關於台灣這片土地的影像」。相較於世界各地精彩的新聞照片、廣告、多媒體特效等,也許這些影像並沒有辦法震懾你的眼球,也沒有辦法爆烈你的感官,但如果你仔細想想,這些影像是如此的貼近你我,如果你真的願意凝視它們、親近它們,你就可以感受到其中的溫度與感動。



正視專業教育  攝影大賽建口碑

自從八○年代報禁解除,緊接著宣布解嚴,台灣社會有如一塊渴的快死掉的海棉,那個解放的年代被稱為新聞攝影從業人員的黃金年代。漸漸地,新聞影像百花盛開的震盪曲線逐漸平穩,依存著機械與技術的最後一點優勢保住城池,然而,科技發展帶來的數位化及器材解放,則攻陷新聞攝影從業人員最後的秘密基地;加上商業經營模式的導入,使得新聞攝影從業人員的專業徹底改觀,同時也改變媒體經營與競爭的態勢,從業人員被要求工作生產線化、重量不重質的績效考評(被要求跑新聞的條數而不是好照片的產量、被要求照片見報率、被要求新聞點擊率等)、一人多工(又要拍照又要錄影、還要剪接與上傳發稿),而這樣的改變與衝擊不過就在短短的十年以內。為了延續這個圈子的命脈,我們必須捲起袖子有所做為。

團結力量大,於是透過多位資深的新聞攝影前輩及諸多同業的認同,我們成立了非營利組織「台灣新聞攝影研究會」,期待以一個組織的運作與凝聚力開創一條新的道路,七年多來我們都還一直在摸索與修正這條新道路,但不變的終點是建立新聞攝影從業人員的專業,以及推廣國內新聞攝影教育與風氣,雖然這條新道路在目前走的還不甚理想,但我們不悲觀,國外不少成功的例子可供我們借鏡,相較於他們而言,七年多的時間還太幼小,我們還有許多成長與學習的空間。

積極參與研究會運作四年多,特別是近二年擔任理事長的期間,我們從草創時期的牙牙學語,到現在可以起身而立,是所有義務參與的同業幹部及其他支持我們的朋友,共同努力的成果。在走過前二年的組織確立、運作模式建立、方向探索等草創過程之後,近二年我們將「台灣新聞攝影大賽」模式化與常態化,從排程、宣傳、收件、公開評審、展覽、座談、出版、後續效應等都充分運作過,使國內第一個以「新聞攝影」為競賽主體的「台灣新聞攝影大賽」建立起口碑與迴響,收件數與參賽人數都節節高昇,而得獎作品水準也越走越高,2012年共有130位來自全台灣各地參賽者參加,投件作品近二千件。


協同防災教育 新聞攝影從業人員同肩社會責任

另外莫拉克風災過後,我們本於新聞從業人員紀錄歷史的天職,與台灣紅十字會合作,彙編《八八過後─莫拉克風災影像實錄》攝影輯,並於風災過後一年出版,秉持災害教育的理念,免費發送至全國圖書館及學校做為防災教材。為了增進同業與大眾交流,辦理了多場講座分享會,包括邀請蘋果日報資深攝影記者張良一、攝影藝術家鍾順龍、「台灣新聞攝影大賽」得主自由攝影師吳毅平、壹周刊攝影記者蔣煥民、蘋果日報攝影記者陳逸宏、中央通訊社攝影記者徐肇昌、自由攝影師張國耀、新新聞周刊攝影記者林旻萱等進行作品分享。

在日本三一一地震之後,也邀請前往日本採訪同業的舉辦多場經驗分享會,包括蘋果日報資深攝影記者杭大鵬、胡瑞麒、蘋果日報攝影記者沈君帆、中央通訊社攝影記者王飛華、徐肇昌、張皓安、中國時報攝影記者陳君瑋、壹周刊攝影記者黃威勝等。不僅賞析許多優秀作品,同時分享許多採訪及拍攝的經驗。


推動國家級影像博物館 文化部將在哪裡?

影像從感光、顯影、定影、成像到放相,是經過一個歷程又一個歷程,沒有前一個階段的努力與付出,就沒有後一個階段的美麗成果,國內的影像環境是如此,新聞攝影的未來也是如此。近來政府組織再造,文化部成立,貧瘠許多年的攝影圈顯影起來、也吶喊起來,許多攝影前輩及同好紛紛大聲疾呼,要求文化部長龍應台正視攝影環境惡劣與被忽視的問題,催生國內第一個國家級攝影博物館,對我們來說,這既是可悲也是可喜,可悲的是足見攝影環境的風中殘燭,可喜的是攝影從事者仍然鬥志高昂,而且時機擒來。如果攝影的大環境提昇起來,各類型的攝影風氣也能有所發揮,當大眾認真的關注到這些被忽視的影像,那麼影像的專業與價值才能顯現出來。

蟄伏多時的影像綠芽就要破土,光線已經在底片上繪好美麗的圖畫,顯影之後,影像的靈光將穿透我們的眼球,在記憶中刻畫一道永恆的記號,無窮無盡的力量就要迸發,在那蟄伏的顯影之後。



0 意見:

張貼留言